2025年有色金属行业展望:需求复苏与战略价值共振,开启上行周期

2025年3月25日

2025年一季度,有色金属行业迎来多重利好驱动,传统消费旺季叠加全球供应链重构趋势,推动工业金属、贵金属及稀有金属价格全面上行。政策支持、库存去化与战略资源价值重估,共同构筑了行业发展的积极基调,市场对全年表现持乐观预期。

一、工业金属:旺季需求释放,供需格局优化

随着国内“金三银四”传统消费旺季的到来,工业金属需求显著回暖。铜、铝等品种受益于基建、新能源及高端制造领域的订单增长,价格呈现震荡上行趋势。以铜为例,全球库存持续去化,LME铜期货价格突破1万美元/吨关口,创5个半月新高,主要受中国消费复苏预期及国际供应链扰动影响。铝市场同样表现强劲,社会库存连续数周下降,型材行业开工率环比提升,3C电子领域需求增长进一步夯实价格支撑。

供给端约束也为价格上行提供动力。铜精矿加工费持续低位,冶炼厂利润承压,部分产能延迟复产;电解铝产能受政策限制维持刚性,叠加氧化铝短期过剩格局改善,产业链利润向上游集中。国际机构预测,未来十年全球铜矿供应缺口或达千万吨,凸显长期资源稀缺性。

二、贵金属:避险与货币属性双轮驱动

地缘政治风险与经济滞胀预期推动贵金属价格持续攀升。黄金价格突破3030美元/盎司,创历史新高,白银则因光伏用银需求增长展现更高弹性。美国非农数据疲软、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,削弱美元信用体系,促使全球央行连续三年增持黄金储备,进一步巩固价格底部。

从历史规律看,滞胀周期中黄金相对其他资产更具配置优势。当前金铜比、金银比上行趋势延续,叠加俄乌局势等不确定因素,贵金属避险属性与工业需求形成共振,中长期价格中枢有望持续抬升。

三、稀有金属:政策催化与供给扰动共振

稀土、钴、锑等战略金属迎来结构性机会。国内稀土新规将进口矿纳入总量管控,强化行业集中度,缅甸政局动荡加剧重稀土供应紧张,推动价格进入上行周期。钴价受刚果金出口禁令刺激单周大涨12%,锑则因内外价差收窄与矿山复产延迟,供需缺口短期难解。

政策层面,工信部对稀土开采与冶炼分离实施总量调控,标志着战略资源管控升级。新兴领域如人形机器人、AI算力中心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激增,进一步打开行业成长空间。

四、市场资金与产业动向:板块活跃度提升

资金层面,有色金属板块成为市场焦点,相关行业ETF单日净流入超亿元,持仓规模创年内新高,显示机构对行业前景的积极预期。主力合约氧化铝期货持仓数据显示净空头寸收窄,反映市场对铝价反弹的押注增强。

产业端,龙头企业年报业绩普遍报喜,净利润增幅显著,上游资源企业凭借成本优势与产能弹性,成为周期上行阶段最大受益者。国际矿业巨头亦加速布局铜、锂等关键资源,资本开支计划印证长期需求潜力。

五、未来展望:元素周期表行情或重现

综合来看,2025年有色金属行业将呈现三大主线:

1. 工业金属:旺季需求验证与全球库存低位支撑价格韧性,铜铝领涨;

2. 贵金属:滞胀交易与货币宽松预期延续,金价有望冲击3200美元/盎司;

3. 稀有金属:政策红利与供给扰动催化,稀土、钴锑或成超额收益来源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需警惕高铜价对下游需求的抑制效应,以及美联储政策转向可能引发的短期波动。但中长期看,全球能源转型与供应链本土化趋势下,有色金属的战略价值将持续凸显,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“元素周期表”行情。

来源(本文由AI助手生成) 作者(AI生成的信息)

泰和集团()